“孔子抱圣人之心,彷徨乎道德之域,逍遥乎无形之乡,倚天理,观人性”。孔圣人的名号,可谓是享誉全球。自从汉武帝以来,儒家学说备受推崇。其影响深远而广阔股市杠杆是什么,中国周边的朝鲜半岛、日本还有越南等地,都属于东亚文化圈也被叫做儒家文化圈。
曲阜的三孔
如今曲阜的三孔,也成为人们纪念至圣先师的重要场所,闻名世界。而孔府家菜,也成为了八大菜系鲁菜的中流砥柱。而且在二零一五年,还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(一)、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
“食色,性也。仁,内也,非外也。义,外也,非内也”。所谓孔孟之道,其实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不仅仅是倡导忠君爱国,而且还教人向善,做一个“仁义君子”。孔府菜其实是这些精神的物化表现。孔府菜在古代的地位很高,在今天也仍受推崇,究其原因,首先还是因为它的“主角光环”。
1. 先师之辉,照耀古今
展开剩余88%“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逾也: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逾焉”。古往今来,大家对孔子的评价一直很高。其实,孔府菜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赞誉最重要的还是“孔府”二字。正是因为对圣人的敬重,所以人们自然而然的会对孔府菜产生好感。
首先,吃孔府菜,很多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口腹之欲,而是为了体会那种历史感。在制作工艺和宴席上,无不包含了儒家思想。所谓“孔府”,在古代可谓是“天下第一家”。在一定程度上,甚至要比皇家还要显贵。
不论是中原正统还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,必须要做的就是给予孔家后人以尊荣。孔子的每一代后人中,都会被推选出一位“衍圣公”。而孔府,既是公爵之府又是圣人之家,在所有人的心目中,非同小可。所以,孔府菜得以名扬四海首先还是得益于它的光环。
2. 历史悠久,文化传承
“孔子睿圣,配于弘道,风扇玄流,思探神宝,明发怀周”。因为有了帝王对孔子的推崇,所以有了孔府的辉煌。而因为孔府和衍圣公,就有了孔府菜的发扬光大。孔府菜代表了儒家的圣人之道。孔府菜的诞生是自仁宗年间,正式建府以后。
这座坐北朝南三启六扇威严的宫殿式府第,门额上高悬蓝底金字“圣府”威严无比。不论是哪朝哪代的帝王,都不断的继续加封。尤其是在清朝年间,因为是外族内迁,所以急需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来为自己加分。
孔府菜是宋朝产生,而在清朝鼎盛。它之所以可以成为官府菜,是得到了帝王的首肯。因为儒家所提倡的很多东西,都是利于统治的。教导人们不能随便造反,要忠于高高在上的君王。确定等级森严的制度,每个阶层,都不能僭越。孔府菜可以分为宴席和日常家餐,也正是因为涵盖了这两种范围,所以才能被广泛接受。
(二)、上至天堂,下接地气
俗话说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孔府菜能获得如此高的重视,除了曲阜孔家的加持之外,更重要的是菜品本身的质量还有主宾之间的座次。
都说山东喝酒吃饭时的规矩多,其实有大都是从孔府菜宴席上衍生出来的。它既可以当做王公贵胄的宴席菜,又能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家常菜。而且菜品本身的精致,是很多地方菜所未有的。
1. 中正大气,雍容华贵
“齐带山海,膏壤千里”。鲁菜是传统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流派,其中以孔府菜还有博山菜为主。这两者,不论哪种都是融合了儒家思想在其中。
鲁菜
首先,孔府菜严格的按照君臣等级以及地位之分,摆明座次。而古代官府,最讲究的就是这一套。每个阶层,都有每个阶层的位置,不能乱。而且为了追求美观,不论是什么菜,厨师们都会力求造型完整。而且,就像是春秋时期的“天子九鼎”一样,孔府菜也分为不同的规格。
最高层次的当然是专供帝王享用,这也就是清朝最为闻名的“满汉全席”。其中包括了一百九十六道鲁菜,还有满族的烧烤等。其次,就是传统的宴席,比如过寿或者婚庆等。孔府菜的讲究,就在此处。
就像过寿时,厨师们会想尽办法在菜品上放四个高摆。而且还会用各种干果,拼成一些吉祥话。既能吃,也可以当做装饰品。大家都好面子,而且主人也希望能够讨个好彩头。而孔府菜,正好满足了这一点。
正因如此,上至王公贵胄,下至黎民百姓都对孔府菜爱不释手。而且,它的烹饪之道,就是儒家思想。皇帝为了维护统治,不断的宣传儒教。而孔府菜,正好是儒教的物化表现,自然会惹人喜爱。
2. 饮食传承,典故颇多
孔府菜有很多其他菜品所不具备的优点,它选料精、做工细、投料狠,讲究造型完整,色彩鲜明,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鲁菜吊汤的先河。成为宫廷菜虽然是在明清时期的事,但并不妨碍它的历史悠久。很多菜,其实都是寓教于人的。
满汉全席
孔府菜有着自己的个性,孔孟之道在一汤一菜之间彰显的淋漓尽致。而且古代的皇权社会,最讲究阶层分明,也喜欢排场,所以自然而然会选择孔府菜为官府菜。还有一个原因,是皇帝对于孔孟儒学之道的推崇。
其实,选择它作为官府菜也是标榜儒家学术的一种方式。最重要的一点是,孔府菜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,而且菜品鲜美且色香味俱全,使人很有食欲。在追求口腹之欲的同时,又能够教化百姓,分明阶级可谓是一举两得。
而且,孔府菜很多菜品都大有讲究。因为是孔圣人的后裔,所以菜品中的文化底蕴,自然是不可或缺之物。比如最为闻名的“孔府一品锅”,其实这个一品,就是一品大员的意思。因为衍圣公,就是彼时的一品官。
还有“带子上朝”和“怀抱鲤”,也是有寓意的。代表着希望子孙后代,世世能够入朝为官。这是一种很美好的寄托,而且大家也非常热衷于讨采头。感觉非常吉利,所以也备受平民百姓的追捧。
“孔府一品锅”
(三)、饮食瑰宝,集大成者
能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仅仅是因为孔府菜的色香味美,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底蕴深厚。中国的儒家思想伴随着孔子学院,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。很多外国人,也都莫名的对孔子崇敬有加。所以,它能够入选非遗,并不奇怪。
1. 耕读传家,世代楷模
“不学诗,无以言;不学礼,无以立”。这是孔子在教育孔鲤时所说之言,后世也获得了“诗礼世家”的名号。故而就衍生出了孔府菜—诗礼银杏。清香甜美,化痰止咳。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,造成了文化断层,也在儒家弟子心中埋下了阴影。
因此,孔府菜中有一道“烧秦皇鱼骨”。但这并不是牵强附会的,因为这道菜中有一道工序是水发鳇鱼骨,这是按照谐音制定而来的。很多历史典籍中,也讲述了孔府菜的制作工艺。《周礼》“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,若荆州之鱼,青州之蟹胥”。
孔府菜能够入选世界非遗,这是实至名归的。因为它不仅色香味俱全,还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这正是它与众不同而又能够脱颖而出的地方。孔府菜的发扬光大,和古代的皇家是密不可分的。而且,它也很讲究礼仪制度。
现在很多人看来这些繁文缛节有些过于繁琐,但是“礼多人不怪”。这也是为何中国能被称之为“礼仪之邦”的原因。
2.内外兼备,食物之美
孔府菜不论是在命名上,还是制作工艺上或者原材料或者火候上,都是十分细致的。早在两千五百年前,儒家学派就形成了烹饪风格的中庸之道。明清年间,大量的山东厨子进入宫廷,为了迎合皇家需要,孔府菜又被冠以了雍容华贵的风格。
乾隆皇帝巡游时,来到衍圣公府上。当时只吃了几块萝卜,就感觉心旷神怡,而且回到宫中,厨师怎么也做不出那种味道。于是,便专门派人入衍圣公府学习厨艺。当时衍圣公和乾隆皇帝吃饭时,上的是满汉全席。
臭豆腐
但是衍圣公唯独向皇帝推荐了臭豆腐,乾隆皇帝一尝便不能自已。随后,又将孔府的豆腐带回了京城,此后北京也有了臭豆腐。可见,孔府菜是有着自己独到之处的。再加上孔子和儒家 的加持,更使得其显得熠熠生辉。
单论历史价值而言,孔府菜在山东菜中可谓是拔得头筹。而且,鲁菜的其他菜系在制作上也是离不开儒家思想为支撑的。
结语:
孔府菜能够入围宫廷菜以及申遗成功,其实说白了就是两点。首先,它色香味俱全股市杠杆是什么,令人食欲大增。其次,因为孔老夫子的缘故,在很多菜品中都融入了儒家的元素。可想而知,当一种菜系,被赋予了文化的含义,那种能量是不可限量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